說 明

 

回  本  頁

 

當發菩提心、利益眾生、無貪妙淨、自度度人

四法經說明        

一、當發菩提心

修行者應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,利益一切眾生,自度度人,並具四弘誓願:

【眾生無邊誓願度】

【煩惱無盡誓願斷】

【法門無量誓願學】

【佛道無上誓願成】

 

二、須依善知識

所謂善知識對修行者言,即是聖道善知識。如未能辨別,則應以大般涅槃經世尊所教誡的【四依止】為依止準則:-

【依法不依人】

【依義(法義)不依語(語義)

【依智(般若智慧)不依識(意識形態)

【依了義經,不依不了義經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般涅槃經 (大正藏經第12冊No.0374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佛云:『善知識者如法而說。如說而行。自修菩提。亦能教人修行菩提。自行正見亦教人正見。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。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聞智慧。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。』

佛說法句經。親近真善知識品 (大正藏經第85冊No.2901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:『世尊。云何是善知識。佛言。善知識者。善解深法空相、無作、無生、無滅。了達諸法從本已來究竟平等。無業、無報、無因、無果、性相如如。住於實際。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。是名善知識。』

 

三、忍辱佛所讚

忍辱是修行者最基本的條件。忍人之不能忍,對於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、塵、根,不著不受,忍所難忍,尤其對【欲】須能禁,其心方能安住在純【淨】的基礎上。

【依教忍辱度有情】

【盡智無生清淨忍】

 

四、依止寂靜處

 

寂靜奢摩他,如鏡照諸像,寂靜阿蘭若空閑聖所居無畏猶獅子,當依寂靜之處,寧失身命,不思僓鬧

 

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:

 

『汝善男子。當修學者。但有一德。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。云何為一。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。了達此法。堪能住止阿蘭若處』。

 

 『復次善男子。具四種德。應當安住阿蘭若處。云何為四。一者多聞總持不忘。二者分明能解妙義。三者正念常不放逸。四者隨順如來教行』。

 

 

精進修持,開啟所具自身賢善之功德力

 

Top